
6022/6027全指向降噪咪麥克風
1. 電壓: 支持1.6-3.6V 供電
2. 靈敏度: -25DBFS 1KHZ 頻段測試
3. 輸出電流 : 0.54MA
4. 信噪比: 59DB
5.時鐘 2.4MHZ
產品特點: 6027陣列式全指向雙咪頭傳聲器-32+-3高靈敏度,2根黑色屏蔽線,外包黑色熱縮套管,線長120MM 4P 1.25間距端子線。符合ROHS標準!
對于通常會遠距離使用的產品,在消聲室內使用傳聲器測量能夠進行較好的評估。但是,當產生的聲音接近人耳時,聲音會被聲學負載效應改變,因此測量需要緊密模擬人的聽力系統。人耳是一個復雜的結構,但從本質上講,有兩個部分需要建模才能進行精確的模擬,提供聲音方向性的耳廓,可控制頻率形狀和聲阻抗的耳道和中耳。
中耳,包括鼓膜和三個小骨頭,稱為聽小骨,可以被視為高質量的傳聲器;耳鼓膜位于耳道的末端;耳道通過共振來改變外部聲場,在某些頻率下放大聲音。
但這并不是唯一要解決的問題,因為耳朵的響應也會隨著音頻設備在多大程度上緊貼耳道入口,或對耳道入口形成聲學負載而變化。最初嘗試設計聲耦合腔的目的是針對當時使用的電話和耳機。
最初,耳道和耳廓被表示為簡單的體積。最終在1970年制定了IEC 318標準。這是對人耳的粗略模擬,其模型將可用頻率范圍限制在8kHz以下。
電子產品向更小、可穿戴、具有更寬頻率范圍的演化,推動了對具有更寬頻率范圍和更高準確性的耳模擬器的需求。
1981年,新的耳模擬耦合腔IEC 711標準化,被稱為“711耦合腔”。配備一系列的適配器,它可用于插入式耳機和助聽器,它的頻率范圍擴展到了10kHz。
數字音頻的發展、對雙耳聽力興趣的增長以及3D空間中音源的定位,引領研究開發評估可穿戴產品的解決方案。這些產品大多在開放環境使用,僅通過模擬中耳和簡化的耳廓無法準確測量。需要一個更完整的耳模擬器,它應集成聲耦合腔和耳廓的精確構造。研究表明,耳廓、頭以及肩膀會影響自由和擴散場的耳朵響應。